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资讯» 涨工资补发6个月(补发六个月的工资最新消息26个省)

涨工资补发6个月(补发六个月的工资最新消息26个省)

2023-08-19 04:57:31
本内容由艺莲苑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容: 网络上流传着2022年会补发6个月工资的消息,不管是在职人员,还是退休人员,都十分关心这个消息的真假。其实,经过查证,所谓补发6个月工资,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是在职人员补发上涨的工资,第二是退休人员补发上调的退休工资(严格来说

本内容由艺莲園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容:

网络上流传着2022年会补发6个月工资的消息,不管是在职人员,还是退休人员,都十分关心这个消息的真假。其实,经过查证,所谓补发6个月工资,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是在职人员补发上涨的工资,第二是退休人员补发上调的退休工资(严格来说应该是养老金)。关于2021年补发六个月工资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很多人拼搏了大半辈子就是为了涨工资,工资上涨了生活质量才会跟着提高,网传2021年补发六个月工资,这是真的吗?补发工资的26个省份又是哪几个省份呢?下面大家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2021年补发六个月工资

26省已定,补发6个月工资

公务员、事业单位均可享受

2018年年底,国家财政部发布了一条通知——《关于提前下达2019年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通知》。在该通知中,明确指出:应优先考虑调整工资等增支因素!2019年均衡性转移支付13350.2亿元资金,分配给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南、广西等26个省份。

结合上述通知,人社部和财政部还发布了《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休费三个实施方案的通知》。

根据政策,各地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已经开展了工资调整的申报批审工作,人均增加300元/月,并且将持续补发6个月!这是相关的政策,我们大家可以看一看:

公务员工资高还是事业单位工资高

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发放,并根据国家财政状况进行调资,公务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一般不受国家约定,由各事业单位根据市场情况而定,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有关的社会保障规定执行,一般要逐步实行社会化。应该说:同岗位同资历情况下公务员编制比事业编制收入要高一些。

公务员编制就是单位工作的正式人员,其工资由财政全供。事业单位工资由财政全供或者财政部分供给或者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工资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全额参照公务员待遇,全额财政拨款,像林业局。

一种是差额的,给一个百分点,然后自己单位给你发一个百分点,像公立医院。还有一种就是只管编制,不管工资,只给政策,不给钱,像一些博物馆。

1.机关工作人员

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每月585元~7835元分别提高到每月640元~9280元;

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每月1020元~6496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130元~7109元,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

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工资标准也适当调整。

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适当提高,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如果换算为实际工资收入增长,大约每人每月平均增长300元左右。

据悉,这次调整,同时还适当提高了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工资标准。

2021年确定涨薪了?多地开始“行动”,这次是真的!快通知家里人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是你的到手薪资在今年要涨了!听到这里很多打工者表示怀疑发出疑问,企业会给自己涨薪吗?实际上,这次给打工者涨薪是我国官宣的事情,全国多地已经开始调整大家的薪资情况“涨薪潮”来了,快来看看。

2021年确定涨薪了多地开始“行动”,这次是真的。近期,我国多个省份宣布了上调2021年最低工资标准,并且剩余的一些地区也在酝酿之中,过不了多久也将公布出来,这次大家的薪资能涨多少呢?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江西省将现行月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区域由1680元/月上调为1850元/月,二类区域由之前1580元/月调整为1730元/月,三类区域由1470元/月调整为1610元/月,整体上薪资都有所上调并超过了百元。

此外,江西省还对于非全日制用工也进行了涨薪处理,一类区域由16.8元/小时调整为18.5元/小时。

而黑龙江调整过后的最低月薪为:第一档为1860元,第二档1610元,第三档145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进行了上涨,最高档为18元。

从报告中看出,全国不少地区在今年对于最低月薪标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上调,对于广大打工者来说涨薪幅度还是可以的。成都、天津、陕西等都要进行调整,算下来一年多出上千元。

从数据上来看,当下我国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已经达到每月2480元之多,而除了上海外广东、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共计6个地区最低工资标准都超过了2000元。

我国早已经有了相关规定,劳动者的工资不能低于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最低工资是自己最后的一道保障了。

已经调整了最低工资的地区也表示,将会监督地区企业实行以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旦发现有用人单位未执行新标准的情况,将会予以相关处罚和纠正,让员工切实享受到相关福利。

实际上,对于我国居民月收入情况很多时候要看我国经济增长状态,多年时间中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而居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以前月收入几十元上百元,如今都是几千、上万元,可见经济发展对于居民收入的影响。

今年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非常不错,之前我国相关部门还给出了超6%的增速预期,在这样的情况居民收入增长的利好因素也多了。

有专家表示如今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影响的不仅仅是低收入人群了,大家在出现生病、工伤以及失业等情况下,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作用就能体现出来了。

我国已经多次表态了,最低工资是“底线”用人单位没有任何理由能够越过这样的底线,对于一些企业通过各种理由克扣员工工资的行为我国也将严厉查处,保障居民的收入情况。

大家一定要对相关规定有所了解,在必要时候拿出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今年你们单位涨薪了吗?

2021年的工资普涨与调整结构

先来问第一个问题,1月到底会不会涨呢?

简单来说,年底是一个时间节点,是职业化主干政策落地的时间节点,也是定期增资的时间节点。

之前很多“路边社”都曾讲过,在职业化军衔制之后,将会对工资结构进行相应调整,突出以军衔为主导的工资结构。

当前,营以下军衔套改已经下发了通知,中副营对应少校,正连对上尉、副连对中尉、排长对少尉。

在军衔制实施之后,将会有一个过渡阶段,衔低于职的,将享受提前调衔的改革红利,衔高于职的也不用担心,不会做降衔处理,通过后期调职慢慢消化。

只是当前军衔套改仅是通知到了单位,还没有开始实施,目前也没有任何具体实施时间的消息,就是说,以军衔为主导的衔本位制度,还需要等待一些时日。

当然,也不排除会像《退役军人保障法》一样,火速到来。

除此之外,当下与《退役军人保障法》相关的配套法规,比如说《兵役法》、《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现役军官法》等等,都在进行中。

根据之前的官方消息,2020年必须要如期完成职业化主干政策的制度改革,这就是说,相关的政策、法规、条例,应在2020年年底之前推出。

但目前来看,只有《兵役法》马上进入审议阶段了,《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现役军官法》进度还无法了解。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主干政策会不会延期到来,还有待证实。

对此,个人认为,可能会在营以下军衔制落地实施,《兵役法》、《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现役军官法》等全部推出之后,进行相应的工资调整。

但是考虑到,年底到了定期增资的时间节点,又认为国家不能失信于军人,所以很矛盾。好在这矛盾不会持续太久,中旬就能见真章了。

再来问第二个问题,要是涨会怎么涨?

怎么涨,也是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军军官与士官的工资结构是不同的:

军官的工资结构:基本工资、职务等级工资、军衔工资、军龄工资、军人职业津贴、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等。

士官的工资结构:基本工资、军衔工资、军人职业津贴、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等。

1、先来说说军官的工资结构

在当前的军官工资结构中,军衔工资占的比重是比较小的。

既然职业化后,将突出军衔为主导地位,而且军衔也将与福利待遇相挂钩,肯定会对军衔工资与职务等级工资做出相应调整。

怎么调?自然就是调整军衔工资,提高军衔工资在整体工资当中的比重,不然不能突出军衔地位。

2、再来说说士官的工资结构

相比军官,士官没有职务工资,仅是担任班长的,有班长费280元。

当下,随着部队改革的深入推进,士官在部队当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现在有很多干部的岗位,都由士官来担任,比如说士官参谋、士官助理、士官分队长等等。

无论是什么岗位,士官没有职务工资都是不合理的,所以,应当在士官的工资结构当中,加入职务工资。

除此之外,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官,像执行危险性任务、执行应急突发性任务都没有标准的津贴补贴,而且,同级别,各个岗位之间的工资差别也不大,说白了就是吃“大锅饭”,没有多劳多得这一说。

因此,未来的工资结构,肯定会做出相应调整。

个人预测,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调整军衔工资在整体工资当中的占比,通过涨薪上调;

2、增加岗位津贴,根据具体岗位工作,细化岗位等级,明确不同等级岗位的岗位津贴补贴标准;

3、增加危险任务、突发任务等补贴,根据危险等级、突发任务等级,制定相应的任务津贴标准;

4、增加特殊技能补贴,类似于美国大兵,多学一种技能,就能获得相应的补贴。通过增加岗位津贴、任务补贴以及特殊技能补贴,实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这样能够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不过,这只是个人预测,仅供参考。

艺莲園(yileen.com.cn)提供生活百科,美食,购物,旅游,房产,交通,家居,数码,科技,财经,教育,健康,娱乐,历史,汽车,生活消费门户网站

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联系邮箱:773537036@qq.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