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獐子岛盛产扇贝巅峰的时候,每亩的产量就能达到26公斤,如今55亩海域上面打捞的活扇贝仅仅26公斤,如此光景只能打算卖“海”求生了。事在人为,公司里面人们对獐子岛所做的事早都应该想到后果了,如今只能说他们是自食恶果。
獐子岛经营扇贝因为提前采捕和播苗造假,让扇贝的产出一年比一年少。本公司员工盗窃,导致打捞出的扇贝缩水。公司的人员减少,导致没有人时刻控制养殖温度。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了扇贝绝收事件,并且越演越烈。
01、员工坑自己的公司
收购贝苗的时候,公司检查贝苗的员工收好处费给做假账,实际收入的贝苗数量不及60%,造成剩下的40%的贝苗凭空蒸发,自然产量一定达不到预想的量。养殖户甚至往贝苗里面掺沙子和石头,检查贝苗的员工也全当看不见。打捞出的扇贝,很多员工私自拉走偷着卖了,造成了扇贝数量的缩水。卖给自家亲戚,低价出售,公司赚不到钱。这种贪小便宜,导致公司亏损的事情,让人可恨。员工甚至违背扇贝的生长三年的周期,第二年就采捕,造成幼苗无法存活,扇贝质量也不达标。
02、公司领导管理不当
公司由最多200人时候缩减到如今的不到20人,十几个人轮流看护贝苗,根本就控制不好水温,造成了扇贝的生长环境恶劣,导致大量贝苗死亡,严重减少了存活量。
如今这片“海”已经无法出产扇贝了,而员工们也因此失去了工作,这个时候他们是否会因为之前的种种做法而感到后悔呢?贪小便宜,终是要吃大亏的。
水产养殖买什么保险?
一、 调控水质 由于南美白对虾是海水虾,所以对池水中藻类的要求特别高,一般最适应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些藻类是虾塘中的良性生物群落,有固氨、氮的净化作用。常讲的养虾要管好一池水,一个重要点就是采取措施使用水色调节至这一颜色。我市面上常用的方法是施有机肥,像颗粒鸡粪10-15公斤/亩米。 南美白对虾适的PH值为78-85,若池水PH值低于75则需轻施工生石灰15-25公斤/亩米,施用天数视PH值变化而定,一般在晴天上午9-10时施。 南美白对虾长至5厘米后,除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外,最好施用光合细菌来调节水质,促进生长。但像东太湖地区,由于一般池性偏酸,每下雨一次后,须立即泼洒生石灰,同时配以光合细菌,以调节PH值,改善水质。
二、严格投饲 由于南美白对虾饵料系数较低,一般为15-20,所投饵不宜过多。在对虾体长小于2厘米前,若不考虑池内的基础饵料(红虫),则日投饵料店量为150克/万尾,以后随时着虾的逐渐长大,投饲量也逐渐增加,以投饲后2小时全部吃完为标准。 投饲管理要做到相对合理,既要吃饱、吃好,又要兼顾养殖环境和节约成本,一般坚持: 1.勤投少喂(每天不少于4次); 2.傍晚后和清晨前多喂; 3.水温高于32℃,水质变劣时少喂; 4.对虾大量蜕壳的当日少喂,蜕壳1天后多喂; 5.池内竞争性生物(蝌蚪)多时适当多喂(今年这个问题较普遍)。 投饵量的多少、时间均要灵活掌握,一般养殖前期池内基础饵料较多,可少喂;中期应投优质对虾专用料;后期为了促生长,像我们吴江地区应适量投喂一些轧碎,清洗后的新鲜螺蛳,以改善海水虾淡养过程中壳薄、色淡的问题。
三、 适时增氧 对南美白对虾而言,对溶氧要求较高,一般养殖要求3-5毫克/升,因此特别要重视增氧问题。所以我们提倡在白对虾3厘米以后开始开启增氧机,从起始的每天2小时逐渐增加开启时间,对虾长至6厘米以后,每天至少要开10小时,特别是晴天中午的5小时更重要。又因我市是淡水养殖,一般池水水质不十分差的情况下,尽量不换水或少换水,强化投饲管理,以光合细菌得以调节,同时延长增氧机的开启时间,这样既改良了水质,又对增强南美白对虾的活力,提高成活率有益处,这一点去年在东太湖得到了良好的验证。当然,每5亩配3KW的增氧机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为保证南美白对虾的色泽、提高运输成活率,最好在后期适当施些食盐以调节盐度。
四、 防病 南美白对虾(特别是巴西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力,但不是说不得病,象病毒性、细菌性及其它营养性、真菌性疾病都有要做到积极预防,及时治疗。象常规的烂尾、黑鳃 、褐斑、红腿等只要采用普遍的杀菌消毒剂即可。这里提的重点是病毒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病虾形体消瘦,甲壳变软,体色变深;胃不饱满,活动差,附着物增多,黄鳃、肿鳃,头胸甲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点。病毒感染后对虾不一定发病,但环境压力可诱发病毒,细菌的原发性感染也可引起病毒感染。对虾病毒目前尚无特效方法,但淡水养殖切断了垂直传播――这一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使发病率大大降低,应做到以防为主。
养殖业保险可在哪些保险公司投保有关池塘养鱼的投保问题
可以购买养殖业保险。
它是指以各种处于养殖过程中的动物为保险标的、以养殖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某些危险为承保责任的保险。
以有生命的动物为保险标的,在被保险人支付一定的保险费后,对饲养期间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疾病引起的损失给予补偿的一种保险。一般把养殖业保险分为畜禽养殖保险和水产养殖保险两大类。
1、水产养殖保险是以商品性养殖的水产品作为保险对象的一种损失保险。根据水产品养殖的环境,水产养殖保险可分为海水养殖保险和淡水养殖保险两种。利用海水进行滩涂养殖的保险标的,属于海水养殖保险;利用江、河、湖、泊、池塘、水库养殖的保险标的,属于淡水养殖保险。渔业保险少一些需要到大一点的保险公司才有的,像是太平洋、平安、人寿等。
具体的投保流程和普通保险基本一致。
2、养殖业可保风险的选择:
剔除不可保风险是维护养殖业保险稳健经营的有效手段。对准备承担养殖业风险的保险人而言,其遵从的原则与一般的保险业可保风险的选择原则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养殖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养殖业可保风险带有本行业特有的特点。一般来说,养殖业可保风险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关于养殖业风险偶然性的确认,有时是明显的,有时则需技术上的查验。比如,对于某些动物的承保,其个体是否健康,是否患有尚未表现的疾病,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来检验。因此,养殖业保险往往要验标承保。为此,养殖业保险合同中明确说明了养殖动物承保条件,以剔除那些损失可能性接近100%或已经是必然要损失的动物标的,比如,疫区内的动物,没有在当地经过驯化饲养的引进动物,都是损失可能性较大的动物标的,它们的损失风险就不能成为可保风险。
(2)风险事故的破坏性。养殖业风险事故发生的破坏性是以损失数量来表现的,破坏性越大,则导致损失数量越多,破坏性是风险发生的本质特征。换言之,没有破坏性就没有风险,没有较强破坏性也就没有人们为了防患于未然而要求保险的需求。对养殖业而言,疫病、洪水、台风等都是具有较强破坏性的风险。人们对保险的需求,不达到一定的规模数量,也就不存在养殖业保险危险分散的空间和时间。
(3)风险损失的可测性。养殖业的可保风险必须是可测的风险。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风险发生的或然性可以通过足够的统计数据以概率计算出来;二是指风险一旦发生,风险造成损失的损失程度和损失数量,可以通过一定的专业查勘定损技术评估出结果。一种风险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有可能成为养殖业可保风险,二者缺一不可。例如,海水养殖保险中赤潮以及传染病害损失,其损失总量可以通过行业总产量和国家农业部专门统计查找出来。但在实际查勘定损中,往往难以准确评估其风险损失程度,因此,目前海水养殖中赤潮以及传染病害损失,被列为除外责任。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